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_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中信建投 11月转债市场展望与组合推荐
2025-11-10股票推荐,今日牛股,短线股票推荐,明日股票推荐,热门板块分析/每日精选A股潜力牛股,覆盖短线爆发股与长线价值股,附技术图形、资金动向与题材热点分析,助您提前抓住风口,精准进场!
转债高估值在10月份虽有一定消化,但当下的估值依然偏高。因此短期内一方面建议低仓位交易科技股性个券;另一方面建议Q4关注市场的波动,面向2026年寻求配置时机。在中长期视角下,转债指数由于其品种的天然特征,具备长期上行的趋势。此外,从具体策略角度,在转债高估值背景下,建议持续关注新发转债上市初期的投资机会。
10月转债市场窄幅震荡,较为平稳。全月来看,股市大盘价值风格领先,转债表现不及正股。
10月股市大盘价值风格指数表现占优(+4.73%),转债延续权益市场风格,但转债指数跟涨对应正股能力欠佳。具体而言,低价、大盘、高评级转债表现占优,分行业看,万得能源类转债指数涨幅领先。
一方面,债券资金提高组合“含权”比例的动力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投资人对于当下高估值的转债明显保持了集体的冷静,因此认为转债指数将维持区间震荡。
建议持续关注科技股性个券的交易价值,同时可逐步增多对于低价/红利个券的关注,二者的哑铃型配置有望降低组合的波动率。同时在转债高估值背景下,建议持续关注新发转债上市初期的投资机会。
:中证转债指数在经历8月份的大幅上行后,9月整体维持震荡向上的走势,而10月份则先下后上,窄幅震荡。
10月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0.11%,上证指数涨跌幅+1.85%,万得可转债正股加权指数涨跌幅+2.75%。根据国证指数,10月股市大盘价值风格指数表现占优(+4.73%),转债延续权益市场风格,但转债指数跟涨对应正股能力欠佳。
分价位看,10月份低价转债指数涨跌幅+1.44%,涨幅领先其他价位的转债,而高价个券承压较大;分规模看
9月末转债隐波均值42.2%,10月内转债估值小幅震荡下行至月末的41.5%,整体保持平稳,小幅压缩。分平价看,当下市场对于债性个券的定价仍处于历史高分位数水平,而对于股性个券的定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强赎事件频发,且存量个券的平均剩余期限缩短,市场在对于个券的强赎预期提升下难以对股性个券给予更高的溢价率。
我们对于11月转债市场展望的主题,与10月展望一致。在没有新的催化事件发生下,认为转债市场仍将维持窄幅震荡的走势。
截至10月末,转债市场余额加权价格为133.4元,较上月末的132.2元小幅提升,10月中旬下探至129元附近后有所反弹。10月份转债跟涨权益的能力偏弱,对应转债的高估值有一定的消化,但估值依然处于高位。
短期视角下,依然建议关注高股性个券,同时通过仓位的控制弥补高股性个券的高波动,重点关注AI、有色&贵金属、新能源、机器人等板块个券。
,基于当下的估值中枢较上月末再次有所提升。目前已明确披露短期内不强赎的个券溢价率依然偏高,此类转债长期持有的意义可能不及正股,从股票涨幅到转债涨幅的传导未必流畅,因此对于股性个券依然建议交易思路,低仓位分散配置。
长期视角下,建议动态观察价格中枢,择机面向2026年进行转债配置。综合交易所披露的月度持仓数据与固收+基金三季报情况,当下的转债市场似乎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体现在三季报二级债基份额大幅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大量资金涌入固收+产品;
,即使在转债“稀缺性”、对权益预期向好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将转债估值推向更高水平。具体体现在险资持有的转债比例持续下降,公募虽因份额大幅增长导致转债投资金额提升,但公募的转债仓位却快速下降,以及一级债基Q3份额增长乏力,而二级债基份额猛增等方面。
Q4将进入年终岁首阶段,今年以来转债指数涨幅较大,短期内若市场波动较大、转债高估值导致市场参与热度下降,同时近期市场已经迎来了较多的利好落地,不排除转债存在较大的止盈压力。同时今年以来的转债资产缩量明显,若能出现明显调整,依然是配置良机。长期角度看,转债指数持续上行,而截面价格中枢则存在显著的均值回归效应,因此对于四季度,建议持续关注截面价格的波动,在市场的波动中,面向2026年择机配置转债资产或回补前期止盈的转债仓位。
风格方面,短期视角下依然关注科技转债的交易价值,但长期视角下可逐步增多对于低价/红利个券的关注
。10月大盘价值风格替代了9月份的大盘成长风格,低价、高评级个券表现相对占优。科技、红利型转债存在一定跷跷板效应,
。同时若面向2026年进行择机配置,逢低选取低价/红利个券进行配置亦为较好选择。
,一方面,目前的增量资金主要集中于二级债基,当前或者更高的转债估值下,同时在权益市场持续大盘风格占优的环境下(无论大盘成长或是大盘价值),二级债基管理人更有动力选择股票替代转债配置;另一方面,债券类产品/账户整体存在提高组合“含权”比例的诉求,若转债出现明显调整,此类产品/账户配置动力充足。
转债高估值在10月份虽有一定消化,但当下的估值依然偏高。因此短期内一方面建议低仓位交易科技股性个券;另一方面,建议Q4关注市场的波动,面向2026年寻求配置时机。在中长期视角下,转债指数由于其品种的天然特征,具备长期上行的趋势。此外,从具体策略角度,在转债高估值背景下,建议持续关注新发转债上市初期的投资机会。
权益市场波动风险。可转债价格与正股存在较高相关性,若权益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可能导致转债投资出现较大亏损。
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转债市场日均交易金额较2022年已有显著下滑,若转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下滑可能对估值中枢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转债市场的流动性与机构行为与债市息息相关,若债市出现较大扰动可能通过流动性影响到转债市场表现。
利率及信用利差波动风险。目前转债市场债底均值已达到较高水平,若未来利率或信用利差出现较动,可能导致转债的纯债价值亦随之波动,转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信用与退市风险。部分个券已逐步临近到期,若最终无力兑付债务可能引发信用风险;若转债对应正股退市,转债亦随之退市,可能导致没有公开市场交易的退市风险。
条款行使的不确定性风险。对于发行人而言,下修、强赎条款的行使需要综合考虑发行人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因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伴随转债剩余时间的减少,个券的强赎、下修概率并非必然提升。
政策/监管风险。公募可转债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其估值、流动性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2022年下半年出台的转债新规矫正了转债市场的不合理因素,促进了该品种的长期发展,目前可转债的监管政策已近3年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此类监管政策的改动风险可能会对转债市场产生短期扰动。
曾羽: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四川大学金融硕导。多年房地产监管、证券研究工作经验,多年“新财富”、“水晶球”、“保险资管最受欢迎卖方分析师”等评比最佳上榜分析师,其中2016年“新财富”固定收益第一名。深耕固定收益研究领域,对债务周期、政府债务及房地产债务有长期深入研究,得到市场多轮验证。
周博文:人民大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2018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从事商贸零售行业研究,2018-2020年“Wind金师”团队成员,“金麒麟”新锐分析师团队成员。2022年从事固定收益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转债、固收+。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可转债:动态观察价位中枢,面向2026年择机配置——11月转债市场展望与组合推荐》


